现场感的白描之美——读李少君的两首短诗 作者:山城子 时间:2009-8-12 周三, 上午10:25 现场感的白描之美——读李少君的两首短诗 文/ 山城子 具有现场感的诗作,大都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笔法行文,而具体的语言呈现,又都喜欢白描。著名作家、诗人李少君的诗作《安静》与《她们》(发表于《诗选刊》2009年3月下半月),就属于这个品类,且很上乘。 请先看《安静》: “临近黄昏的静寂时刻/ 街边,落叶在轻风中打着卷/ 秋风温柔地抚摸着每一张面孔/ 油污的摩托车修理部前/ 树下,一位青年工人坐在小登上发短信/ 一条狗静静地趴在他脚边/ / 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 那小伙子给谁发短信呢?我想应当是远在乡下的父母,抑或媳妇或恋人。诗人自然也是这样判断的,所以他让“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这是何等地关注与尊重的倾情呀! 这样的倾情,是运用简洁明白的白描手法勾勒出来的。这一勾,就勾出了极具现场感的城市街头风俗画,勾出了打工者下工后所进行的日常俗事镜头。 这样的倾情,给读者以震撼——还是有人关注和关心着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呀!不仅关注关心,还很尊重,还要感染更多的人尊重他们!这样难能可贵的精神,诗人是通过一系列的朴素意象铺垫出来的,特别是第三行的拟人手法的运用,那是个面,然后顺势跌落到一个点上,最后夸张一个“全世界”,就画龙点睛了。 这样的倾情,给读者以美感;这美感,当然来自现场感的白描之美。 请再看《她们》: 清晨起来就铺桌叠布的阿娇 是一个慵懒瘦高的女孩 她的小乳房在宽敞的服务衫里 自然而随意地晃荡着 ——这是第一节。细腻的白描,把我们读者也推到了阿娇(农民工)的跟前,与诗人一同享受对于她的好感。 坐在收银台前睡眼朦胧的小玉 她白衬衫中间的两粒纽扣没有扣好 于是隐隐约约露出些洁白的肉体 让人心动遐想但不至于起歪心 ——这是第二节。同样的细腻,又把我们拉到了另一位打工者小玉的面前,与诗人一同享受对于她的好感。 这些懵懵懂懂的女孩子啊 她们浑然不知自己的美 但她们模糊地意识到自己的弱 晚上从不一个人出门上街 总是三三两两,勾肩搭背 在城市的夜色中显得单薄 ——这是最后一节。感慨评议之后,还是回到现场的白描。最后的一个意象“单薄”,道出了诗人对“弱”势的她们,深切的关怀。 读罢掩卷,我不由默默地祈祷,为那些远离家乡亲人到城市打工的农村的姑娘小伙子们!我这样的共鸣,自然与诗人营造的现场感的白描之美分不开的。 2009-8-6于黔中文化村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2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