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简评意大利诗人布鲁诺的《老橡树》

作者:钱志富

时间:2007-2-09 周五, 下午8:41

烈火中永生

——简评意大利诗人布鲁诺的《老橡树》

• 钱志富 •

(文学博士 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焦尔达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是人类历史上轴心似的人物。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曾经这样评价布鲁诺:“作为哲学家,布鲁诺的理论影响了17世纪的科学和哲学思想。自18世纪以来,许多近代哲学家吸收了他的学说。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励了19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也是现代文化的先驱者。” (上海师范学院等选编 《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年,P77)以研究布鲁诺而闻名的耶茨说:“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布鲁诺是最广为人知的人之一,是最频繁被人论及的文艺复兴的哲学家,他的观念从历史背景中被孤立出来,用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历史来描述。”熟悉文艺复兴以及之后的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人类历史进程中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历史进程之所以能够有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这是跟布鲁诺的抗争和巨大贡献分不开的。是他用他短暂而坎坷的一生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传遍了整个欧洲,是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哥白尼纠正了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些重大错误和偏见,并提升了哥白尼太阳中心学说的伟大理论价值。在《圣灰星期三的晚餐》一书中,布鲁诺自己这样写道:“把我们从普遍接受的一些错误、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要归功于哥白尼,……尽管他并没有超越这些错误偏见。与其说哥白尼是自然的学生,不如说他是数学的学生,他不可能通过分辨这种方法的所有困难,深入到消除错误的根源和误入歧途的原则,以至能把他和其他人从空洞的问题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转向事物的永恒和确定性上。”( FRANCES YATES 《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 London Routledge 1964 , P152)的确,布鲁诺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但同时布鲁诺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诗人。

数百年来人们对布鲁诺在科学、哲学等方面的贡献倍加称赞,却教少提及他的文学创作和他的诗歌写作。当然,布鲁诺不是但丁,也不是莎士比亚,所以我们不好要求布鲁诺给世人贡献《神曲》和《哈母莱特》。但布鲁诺用意大利文写作的那些哲学和科学著作应该是有较大的文学价值的,其实只要我们看一看他的这些著作的名字也可以知道这里面洋溢着他的文学天才,如《灰堆上的华宴》、《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论无限、宇宙、与众世界》、《驱逐趾高气扬的野兽》、《飞马和野驴的秘密》、《论英雄热情》等等。布鲁诺还写一些热情洋溢的十四行诗,既富于想象力,也富于表现力,堪称十四行诗中的瑰宝。在此不妨读它一首:

老  橡  树

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

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

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仍旧巍然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于衷,

你是我榜样,为我所信奉。

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

使它丰腴而有灵性,

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

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

你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

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钱鸿嘉译)

中国古代先贤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没想到,西方圣哲、勇士、殉道者布鲁诺却师法一棵老橡树。布鲁诺从一棵老橡树身上发现了值得师承和信奉的东西。在布鲁诺看来,老橡树能够连通天地,接受宇宙给它奉献的能量,因而能够经受得住任何的打击,所以是他的榜样。也许在布鲁诺眼里,老橡树是比上帝更加值得敬仰的。换句话说,布鲁诺是宁愿信奉一棵老橡树,也不信奉上帝的。尤其可贵的是,布鲁诺赞美老橡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这样就把老橡树的灵魂活脱脱地刻画了出来。读了这首诗,我们就能够懂得布鲁诺的那种坚持真理,永不退让的精神。

其实,布鲁诺少年时也曾经投身神学,并且以24岁的低龄获得过神学博士学位,然而他没有从天主教神学中找到真理。虽然布鲁诺也求得了神甫一职,照理说,如果他肯妥协,他可以神甫一职谋取许多生活上的资本,至少可以平平安安,舒舒服服地过上一辈子的。可是布鲁诺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接受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他从哥白尼那儿发现了真理,而他自己又仿佛是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的人。他的目光远大,且有为真理献身的坚定信念,所以当他在神职位上做出了一些让教廷震怒的事。布鲁诺认为天主教会提出的关于上帝具有"三位一体"性的教义是错误的,他对经院哲学家宣扬的"变体说"、"圣母洁净怀胎说"和"上帝创世说"等教义都持否定态度。对圣者像,布鲁诺连正眼瞧都不瞧,有一次还把基督圣徒的画像从自己僧房中扔了出去。这样的言行当然要激怒教会,当然要遭到教会的迫害。不仅如此,他还斥责路德、加尔文等宗教领袖为"世上最愚蠢的人",并说他们"毫无头脑,没有知识,远离了文化与生活,而在永恒的迂腐中发霉腐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给烂透了的宗教医治溃疡","给宗教的外衣修补破洞而已"。布鲁诺在著作和言谈中,历数宗教对科学、哲学、道德、社会关系的危害。他认为是宗教愚昧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对宗教的弊端与危害深恶痛绝,对各级僧侣恨之入骨。他甚至疾呼:不仅有必要把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消灭教会经济势力,停建教堂,关闭修道院,而且还应剥夺僧侣特权,迫使他们从事社会公益劳动。布鲁诺的言行终于触怒了教廷,他被革除了教籍。宗教裁判所指控他为"异端"。

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为了逃避审判,他离开了修道院,逃往罗马,后来又转移到威尼斯。由于宗教法庭到处通缉他,整个意大利没有一块他立足的地方。1578年,他越过海拔4000米高的阿尔卑斯山流亡瑞士。在日内瓦由于他激烈反对加尔文教派,又遭到了逮捕和监禁。1579年,布鲁诺获释后来到法国南部重镇土鲁斯,在当地一所大学任教,他在一次辩论会上,发表了新奇大胆的言论,抨击传统看法,引起了该校一部分反动教授和学生的反对,他被迫离开了土鲁斯。1581年,布鲁诺来到巴黎,在巴黎大学宣传唯物主义和新的天文学观点,立即遭到法国天主教和加尔文教的围攻。1583年,他逃往伦敦。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辩论会上,布鲁诺为捍卫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发表演说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托勒密地心说,同经院哲学家门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于是布鲁诺又被禁止讲课。1585年,布鲁诺返回巴黎。第二年春天,在巴黎最古老的著名学府索尔蓬纳大学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辩论会,他在演说中再次论证了他的宇宙观。由于他反对被教会奉为绝对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被再次驱逐出法国。后来布鲁诺又去德国、捷克讲学,漂泊了六年。在侨居法兰克福期间,他又发表了三部用拉丁文撰写的著作:《论三种极小和限度》、《论单子、数和形》和《论无量和无数》。由于布鲁诺在欧洲广泛宣传他的新宇宙观,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罗马教徒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监禁期间,刽子手们用尽种种刑罚仍无法令布鲁诺屈服。坚定的布鲁诺说:"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想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他还说:"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经过8年的残酷折磨后,布鲁诺被处以火刑。1600年2月17日凌晨,罗马塔楼上的悲壮钟声划破夜空,传进千家万户。这是施行火刑的信号。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后点燃了烈火。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更为可悲的是,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的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收集起来,抛洒在台伯河里。

结合布鲁诺的这首《老橡树》以及他为了真理而甘愿接受火刑的悲壮场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烈火中永生”的英雄形象。记得是胡风说过,诗人和战士常常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这真是布鲁诺的绝好写照。布鲁诺是不朽的。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人们为纪念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家,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永远纪念他的勇气和功绩。

倒霉的布鲁诺!坚定的布鲁诺!胜利的布鲁诺!烈火中永生的布鲁诺!老橡树一样富于智慧和灵性的布鲁诺!笔者敬你,爱你,赞美你!

(本文作者现供职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