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微诗赏美【1-7】

作者:山城子

时间:2015-2-08 周日, 下午4:17

2015年微诗赏美【1】-忧郁季节的《十五夜》

作者:山城子

【精品原玉】

《十五夜》

文/ 忧郁季节

戌时 星空醒着

亥时 一个人醒着

彼岸的月光 子时是否依然醒着

【阅读学习】

1、 很中国味。嵌入了中国独特的计时概念。

2、 戌时、亥时、子时(下午7时-第二日凌晨1时)排词格依次递进。

3、 递进的落脚点,是复沓的“醒着”。

4、 不说两地相互思念辗转反撤,只说醒着,是婉曲。

5、 说“星空醒着”是拟人,也可以联想人望着星空。

6、 说“彼岸的月光”是借代格的新拓展,是代替醒着的人的。

7、 排词、递进、复沓、婉曲、拟人、借代六格的融合,彰显了诗性之美。

2015-1-6于夏云

2015年微诗赏美【2】-哑榴的《老时光》

作者:山城子

【精品原玉】

老时光

诗\哑榴

骂了一句无聊

竟是催化初恋的开端

后来我们一起无聊,无聊

20150104

【阅读学习】

1、“骂”非骂,而是掩饰羞涩的一种表达。

2、“无聊”非无聊,而是表面说无聊,内心在微笑。那微笑的模样,读者仿佛真切地看到。

3、动词“催化”的移就式活用,灵动了语言。同时明确了那是当初萌芽了初恋。

4、“无聊,无聊”的连续复沓,暗示了他们后来一直保持着初恋时的情感。这对维护家庭的和谐很重要。

5、以上所叙,都是作者留给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是行文的隐约性创造出来的。

——我想说,诗文本的隐约性(绰约的朦胧性),会给读者留下联想与想象的审美空间。而这正是诗性的重要呈现。

2015-1-7于黔中夏云镇

2015年微诗赏美【3】-半半的《深夜读诗》

作者:山城子

【精品原玉】

深夜读诗

文/ 半半

是行句间轻轻扬起的

鼾声,香香甜甜

静静撞击着起起伏伏的月色

【阅读学习】

1、 在比七绝还少一个字的微型里,很成功地竖立起来一个主观的诗形象——以诗为最美精神享受的诗爱者的形象。

2、 这么有限的文字,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呢?那就是糅拟人(鼾声)、比喻(鼾声)、通感(香香甜甜)、双叠(香香甜甜)于一炉的极形象的主观感觉的描述。

3、 很简约的主客观相结合的描述,也十分出色。单叠“静静”及后面的“月色”是客观氛围的描述,而双叠“起起伏伏”则是对内心主观感受的写意。

4、 微诗最重要的就是诗性。若无诗性,顶天就是个警句、语录罢了。而语录就是语录,警句就是警句,绝不是诗的。

5、 诗性一,在于意境的隐约性和想象空间。本诗的隐约和想象空间在于美丽的拟人与比喻和主客观描摹的融合,都避免了直叙。

6、 诗性二,是语言的艺术化。艺术化越是密集,其艺术化程度越高。而这二十七个字的文本,竟有十一处艺术化的呈现。很密集的了——“轻轻”(叠格)“扬起”(拟物兼通感)“鼾声”(拟人兼比喻)“香香甜甜”(双叠兼通感)“静静”( 叠格)“撞击”(拟物活用)“起起伏伏”(双叠兼拟物活用)。

向半半学习,写诗性很强的微型诗。

2015-1-8于黔中夏云镇

2015年微诗赏美【4】-胡有琪的《春暖花开》

作者:山城子

【优秀原玉】

《春暖花开》

文/胡有琪

看着 看着

手掌上的故乡就有了温度

一朵花探出头来 羞赧的笑

2015年1月6日

【阅读学习】

“手掌上”的暗示,令人十二分的欣慰——很多人写到手掌,很有一部分让我摸不着头脑。而胡有琪的“手掌上”可就不一般了——那里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大变迁,我们急剧地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微信时段。这让我想到半个世纪前,等待一封初恋的信件,要一个多星期。而现在要想与七千里外的故乡的亲朋说话,立刻那脸儿,就“一朵花探出头来”了。无论如何,不管诗人主观上可能是思念故乡的亲人了,但客观地思考,如何不是对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赞颂呢?

诗旨已经暗示得很明确了,诗艺也是上乘的。上乘在于第一行复沓,形象逼真;第二行的暗示张力很大,“温度”则是名词的比喻式活用,灵动而含蓄;第三行揉比喻与拟人,读来与诗人一起开心愉悦。

可以说这是一首旨艺双馨的优秀的微型诗。啊哈,向胡有琪学习——亲亲远握。

2015-1-13于夏云镇

2015年微诗赏美【5】-闲窗梦的《低音处》

作者:山城子

【佳篇原玉】

《低音处》

文/ 闲窗梦

世界是面,大大的鼓

思念是柄,小小的槌

细细的听吧,在深深的夜

2015-1-12

于尼日利亚

【阅读学习】

同题必须切合标题,而行文中最好不出现标题,这才是上乘的构思。闲窗梦做到了这点。向他学习。

还要向他学习语言的艺术性。艺术性的呈现,在于一个复沓式排偶句,也是比喻句(前两行),用两个叠词进行对比。从修辞学上来说,这是比喻、叠格、复沓、比喻、排偶、叠格与对比格的糅合。

还有最后一行,继续用了两个叠格。全诗四个叠格恰到好处的运用,使诗歌呈现了一种和谐的匀称美。

这样的艺术性语言,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国外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问候远在尼日利亚的闲窗梦朋友!亲亲远握!!

2015-1-14于黔中夏云镇

2015年微诗赏美【6】-半半的《想念》

作者:山城子

【精品原玉】

想念

文/半半

夜,忙着雨

雨忙着小小的山城

小小的山城忙着远方那扇不曾阖眼的窗

2015-01-15

【阅读学习】

如果加个标题,就是《真好——半半的连续顶针复沓与拟人》。

刚打开这个帖子,正在厨房包饺子的老伴儿便喊我,说到楼下储藏室去一趟。我一边下楼,一边在心里说:

“真好,半半的顶针——雨,顶着雨;小小的山城,顶着小小的山城(好像把我也顶进去了,就是不知道那扇窗,是不是我的?当然,不到子时,我也是守着窗内的灯光不睡的),不仅顶针,还连续着复沓兼拟人,就是忙着…忙着…忙着…(这就是复沓)而懂得忙,当然就是人了,于是夜、雨、小小山城,就都人格化了。

这种顶针而复沓的修辞格,有一种层层递进的阅读效果,又似剥茧一样,终于露出了窗内的“不曾阖眼”的人。而连续的拟人,却一直在提醒读者,诗写的本来就是人。

后来我捣蒜的时候,想到“夜”,是最容易思念远方亲人的,“雨”天也是。“夜”而“雨”,就加倍了。还不止这,偏偏还得“忙”——哪里是夜忙雨忙小小的山城忙呢?分明是思念的人的心在忙啊!心忙,则是难以忍受的思念了。岂是“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比?彼远不及此的 具体、生动、逼真、形象。

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个“思念”,被半半谢绝了。

一直等到我与老伴儿美美地吃完饺子,我这才来到屏前敲键了。

2015-1-18于黔中夏云镇

2015年微诗赏美【7】-南枪北钓的《梅花》

作者:山城子

【精品原玉】

《梅花》

•南枪北钓

那缕香不断稀释冬天的浓度

直到淡成一檐清水

有燕语,滴落

【阅读学习】

喜欢喻拟兼通感式活用的名词“浓度”,使冬天的严寒,也有了视觉效果。

接下来是动词“淡成”的同样的喻拟兼通感式活用。

再就是动词“滴落”的拟物兼通感式活用。

以上三处创新了的兼式词类活用,使微诗的语言立刻艺术化了。

这样的艺术化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梅花品格。

有这样旨艺双馨的小作品出现,很是令人欣喜欣慰。

2015-1-26于观山湖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6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