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林则徐(伊犁篇) 作者:赵力纪 时间:2008-5-10 周六, 下午5:10 五律 林则徐(伊犁篇) 虎门燃烈火, 箕粟到寒疆。 二万行程远, 三年垦地忙。 挥毫空绢楮, 赏雪诵诗章。 闲饮林公井, 知渠造福长。 1、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等。福建侯官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26岁殿试二甲第四名。任江西、云南乡试正、副考官,江苏、陕西按察使,湖北湖南布政使。为政廉洁。1840年,任两广总督,禁绝鸦片,抗击英军。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鸦片战争失败,遭投降派陷害,被遣戍伊犁。 在新疆的三年间,不顾年高体弱,从伊犁到新疆各地遍行二万里,实地勘察了八座城,在南北疆兴修水利,垦荒屯田。1845年12月,林则徐在哈密奉旨释放。1846年1月,离疆进关,结束了三年的谪戍生活。1850年病故。终年66岁。 2、流放戍途中,在西安病了三个月,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六(1842年8月11日)才从西安启程,走了四个月于十一月初九(1842年12月10日)才到伊犁惠远城,路上只有二子、三子和几辆马车同行。他的诗中写到“车厢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 3、林则徐擅长书法,求题咏者甚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 4、坎儿井在林则徐入疆之前早已存在。但他提倡推广坎儿井确是有大功的。为纪念他的功绩,当地群众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他还大力推广纺车,人们称为“林公车”。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72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