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 萨哈夫”、中国 的“名嘴”及其它[文/进生]

作者:李明晏

时间:2007-9-17 周一, 上午10:45

伊拉克的“ 薩哈夫”、中國 的“名嘴”及其它

悉尼 進生

還記得那張使人一再想見的著名的 "巴格達的 臉面 "嗎﹖還記得那兩片能用滔滔的言辭將敵人置于假想的絕境、令世界歡笑的嘴唇嗎﹖鏡片後一雙憂鬱的黑眼睛,一顆由帶星的軍裝襯托著的頑強的腦袋,他每天都被來自世界各地的傳媒簇擁著,他們深怕在現場漏掉了他的片言只語。他無疑有著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忠誠於他所依托的政權、那政權呵護下的“祖國”和“人民”。每一個有良知的、能為正派人的苦難悲哀的人,無論是有“東方”的靈魂還是有“西方”的膚色,都不該忘記他。他叫 默罕莫德‧隆德‧薩哈夫,伊拉克殘暴的侯賽因政權最後的一位能堅守崗位的新聞部長。如今,與他在電視畫面裡相別好多年了,伊拉克的戰爭還在繼續,常想起他,您一定也想起他來了;——瞧,微笑抑制不住地浮上您的面孔,就象喜人的陽光下的草地拂來了一陣柔和的風,草尖葉兒能不起伏嗎﹖

四年前的 人間四月天,伊拉克的戰爭拉開序幕,我滿懷“伯樂”相“馬”的豪情寫下了《巴格達的 臉面》一文,想把這匹正沐浴著戰火的“良馬”當“國寶”遣贈中國--------我希望薩哈夫能度過眼前的劫難,將來有機會到中國去辦學,培訓中國的新聞官員,他們都該、也會打貽d心扉,款待此君。很可惜,據當時伊拉克的“流言”,說薩哈夫參與了侯賽因政權在那要命的飯館的最後一次最高級會議,因薩達姆衛隊長的叛變,英美聯軍得以用靈巧炸彈攻擊了飯館,薩達姆脫身了,他卻是凶多吉少,聽到這消息我默然無語,深深為之可惜,而幼發拉底河蘊育出的八千年文明史也喪失了一個向新中國派出她卓越使者的機會。

無論是當年,還是今天,我堅定認為,薩哈夫會英名永存,因為.在他身上,“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達到了舉世矚目的完美高度。歷史已經見證,在薩哈夫露臉的兩個多星期裡﹐美國的CNN也特喜歡全文播放他的講話。他那自信、憤怒而生動的言辭,源自靈魂深處,使得他每次面對傳媒,總煥發出倜儻不羈的豪情,和為他的受難的“祖國和人民”難掩的懮傷;他的舉手投足,牽動著伊拉克國土上撕殺著的雙方,敵我都願意極盡所能地廣泛傳播薩哈夫的心聲,全世界都在傾聽。那一刻,和那以後的“永遠”,他早已不是“傳聲筒”,他就是“伊拉克”、是倔強的“祖國母親”。同時,獨裁者薩達姆是無可挽回地暗淡、憔悴了、最後成了碎片,歸于塵土,而他的“伊拉克”也因為有“薩哈夫”這樣的官員贏得了一點世界性的聲譽、一抹永恆的光彩。 我真心喜歡這位膚色有些黝黑的不屬於“西方”的異族同胞,他是我見到的政客裡最能引動人去尋求歡喜味的一個。我現在依然這樣想﹕ 我們這個民族﹑我們的那些信仰“來自西方的共產主義學說”的政府官員﹐他們在執行國家公務時、尤其是“奉命撒謊”或”掩耳盜鈴”或“污人清白”時﹐“過于嚴肅”還說“略有苦衷”,只會象蹩腳的演員刻板拘謹地背著臺詞﹐十足一架“馴服的錄放機”,乏味極了----真的,請相信我說的是真心話,那是……、那是“話筒”﹗可為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大業,這個局面必須改觀,他們不妨先學學“巴格達的臉面”,也該活活潑潑地展示出自己作為“人的和諧”。假如他們能做到象伊拉克的新聞部長那樣,蒼天啊,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即使不信神,也會怎樣地提高傾聽“真理”、同時傾聽“謊言”的興趣啊!而我們善要面子的民族,又會怎樣地為他“留足面子”啊﹗

四年前,當侯賽因政權終于被英美聯軍摧毀,也被伊拉克人民唾棄後,其實是躲藏起來的默罕莫德‧隆德‧薩哈夫又露臉,並通過中間人主動聯系美軍﹐願意自首投降﹐更願意為“新伊拉克”服務。美軍沒有逮捕、也沒難為他,他們象是也沒有僱用他。

憑心而論,薩哈夫先生沒有“作惡多端”,他不象最近我在《悉尼晨報》上讀到的那則來自《柬埔寨》的特稿裡專題報導的“DUCH同志”,後者是當年“紅色高綿”代號為“S--21”勞改集中營的長官,真實姓名為Kang Kek Leu ,“DUCH同志”是黨內代號,今年64歲,20年來(1979--1999)化名“Hang Pin”,自稱原是數學教師現在教“英語”,混在聯合國或一些國家在柬埔寨的難民救助機構裡工作,改信了基督教,“白色的T恤上印著美國難民機構的‘LOGO’”;他不知道自己正被一位英國的自由攝影師DUNLOP懷著個人的使命﹑帶著他當年的照片穿鎮走村、到處尋訪,結果在邊境的聯合國難民救助營裡巧相遇,而被緝拿歸案。在波爾布特政權其間,189座象“S-21”這樣的勞改營遍布柬埔寨全國--------這是塵世的無數弄錯了的“共產主義花園”。而由“DUCH同志”負責的“S--21”集中營,17﹐000名囚套b僅7人生還,而且他的囚徒絕大多數本是“紅色高綿成員”-----這真切地印証出“DUCH同志”的忠誠。七位幸存者中一人是畫家,姓名﹕Vann Nath Main,因DUch 喜歡他的繪畫風格,要留下他給元首波爾布特畫像而保住一命;明年初,Vann Nath Main將義不容辭地走上法庭作證。生還者中也有因DUCH 的“情色”需要而幸存下來的。我選用“情色”兩字,倒不是想為過於“現實而理性”的雜文創作添多些高手的“感性”和難得的“文學性”,或為“雜文家”們爭些面子,我其實只想告訴人們,懂點“畫”的Kang Kek Leu先生本來就是一個“俗物”。明年,在紅色高綿垮臺 29 年——請允許我再重複一遍﹕二十九年——之後,“DUCH同志”將同另外四名紅色高綿領導成員一起“終於”--------柬埔寨人民一直在為這個時刻的到來不懈地努力著-------成為第一批被押上歷史審判臺犯下“種族滅絕”罪的罪犯。有誰還敢說這“種族滅絕”是“無中生有”“制造出的恐懼”﹖若嫌“種族滅絕”字眼刺眼,那就請在先生的餐桌上搜尋你喜歡的字眼吧﹗但請聽聽“DUCH同志”的心聲﹕他為自己辯稱,對紅色高綿領導人來說,無論是波爾布特,還是二號人物Nuon Chea,三號人物Ta Mok,以及主要理論家Khieu Samphan,他們都很清楚“S---21”裡發生的事情,他只是執行命令,否則自己也會沒命。你瞧,這群信仰撤d白了的純潔信徒,骨子裡並非僅僅有因為“監獄膳食好,囚犯不想走”的“忠誠”;他們更深具“殺心”-------也因此“DUCH同志”他會成為“猛虎”,吞噬千萬片他人的生命“玫瑰”。這是怎樣的一種“猛虎細嚼著玫瑰”的令人發指的景象﹖一個佛教信仰深厚的小國竟變成了人間的巨型屠宰場,從1975年至1979年,超過170萬的生靈被肆意屠殺。“柬埔寨文獻中心”的Dr Youk Chhang 說﹕﹕“我們每一個家庭都至少失去一個親人﹗”那時的“民主柬埔寨”,波爾布特能親切地會見中國的黨和國家的領導群,與之一一擁抱握手,深情地說﹕“柬埔寨雖離天堂很遠,但離中國很近”------現在則是這個意思﹕中國不斷地向這個遠離天堂的貧困國家捐助著數以“億”計的美元(還好,沒有“學會了徒弟,逼窮了師傅”)。但千萬不要問柬埔寨人民,又是哪個大國,多年來一直極力阻撓對紅色高綿的歷史審判﹖------在【大洋報】的《大洋廣場》我極願意欣賞有人說那“‥…早以沒有市場了”,也高興聽人宣稱什麼﹕“……已被人們拋進了歷史的垃圾箱”,更驚喜有海外華人相信諸如此類的邏輯“變種”﹕“一個屠夫對屠宰物的了解程度是衡量他是否血腥的唯一試金石”而不是用“受害物”去衡量屠夫的血腥﹗面對柬埔寨那種“以革命的名義”施行的種族屠殺, 若以為用普通善良人交納的稅錢就能洗掉當權者自己手上的的血跡,那是一定“連做人最起碼的天良也喪失殆盡的”(廣場語錄),還談什麼“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那些刻意頌揚者,到底是“種族主義”者還是所謂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同胞不問、那就問問柬埔寨人民吧﹗再問問自己的良心﹗

至于細分“不盡如人意”的“黨文化”的“合理內核……反動外核(‘廣場’用語)”)以及更少不了的各式“包皮”同它可能的“膨脹機制”,自然信者會去鑽營玩弄,天下之大當有空間由他們顯出體貼之情,——我看著這些標致人物、想想這五十多年來中國人的臉譜變化,有時也覺得很有動人之處,屬“歷史”的造化之功,但不會“苟同”。雖如此,絕不影響我的贊賞伊拉克的“薩哈夫”,在他身上我才感受到那種“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胸懷的崇高和偉大。

可慶幸的是,薩達姆倒臺以後伊拉克不搞“以言獲罪”,美軍那一迭扑克牌裡也沒有薩哈夫的“標準像”,有人認為,薩哈夫終究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對強敵入侵說出他想說的狠話、氣話而已。

現在的“西方文明”還是有些如今我們的“東方文明”沒有的招式。美軍如此對待薩哈夫作為“經典一例”,我認為非但要“認清”還應該“不排外”而“拿過來”,學好用好,成為“東方文明”的“玫瑰”,否則,這“東方文明”哪願意蘊育出有善始也有善終的“誠實正直的人格”,還奢談什麼“一個民族賴以延續的優良傳統和思想”﹗

所以,我希望薩哈夫有光輝的未來,也擔懮中國是講究“從一而終”的國家,提倡的是要下屬“砍頭只當風吹帽”、“留取丹心照汗青”,薩哈夫想過“改嫁”或說“跳槽”,有實際的舉動,再到中國招搖,即使不“戴帽”也會遭“楞青”罵﹕“在國內時甘心當侯賽因那個黨的走狗,出了國(政權垮臺後)又甘心當美國洋人的奴才”(仿‘廣場’用語),可我覺得,好像原是個大學“英語教授”的薩哈夫,他最清楚“自己是誰”,他才不是、也不會讀懂“一方面有奶便是娘,一方面又很現實”(‘廣場’語錄),他不過是命定要“打著薩達姆的旗號”過大半輩子,不僅永遠進不了“核心圈子”,最終還被遺棄了,但他心裡“最清楚該罵誰,不該罵誰,什麼時候罵,罵什麼最合算,最出位”-------海內外朋友若上網查出薩哈夫兩周內的全部語錄,絕對能提高自己的悟性和“靈氣”,提高“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水平。所以我一直沒有想過要撤消他對中國政府官員上課的資格,只為中國執掌政權的“精英”可能同他無緣可惜,他們將永遠不懂“遠離真相”時還需要哪種遠見、執著與言談的技巧。

然而八月裡,2007年的八月裡,忽然在悉尼的一家華文報紙上讀到一整版的報導﹕【王旭明---教育部的公關經理】。所謂“公關經理”,就是“發言人”。這使我馬上想起了《巴格達的 臉面》一文裡的那個宿願,便極認真地讀完該篇報導。不瞞您說,讀後我婉爾一笑,甚是歡喜,要有可能,真會當胸給薩哈夫一拳,薩哈夫呀薩哈夫,“天道終究有序,您的靈氣,怎能不降於中國官場”﹖瞧著有合適的,您開門收徒吧﹗

該 報導說,中國教育部發 言人王旭明在“最近回答媒體關於國外新聞發言人的問題時,提到薩達姆政權的新聞發言人薩哈夫,”他說﹕“這個人很值得研究,他在他的國家幾乎垮臺的時候,用自己的嘴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這值得深長思之。”“深長思之”之後,他的感悟是﹕“新聞發言人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你身後的政府,這是毫無疑問的。你再反對也好,再不同意也好,坐在這個崗位,你就要說政府之聲。所以我有一個理論-----新聞發言人,是以一己之聲,傳達政府之聲。”

我看,王官員說“所以我有”這一個理論,先是不確切,還要牽扯出伊拉克的薩前輩,拉個中東人當跳板,即“洋”而又不“西方”,向上表態宣誓是不礙事了,但“華而不實”,太作秀。因為這個“理論”,是“前”能見自家“古人”,“後”也會不絕“來者”,尋常得很。先前的“國務院發言人袁木”還記得吧﹖那個訪美的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國防部長-----可憐的一位將軍,不提他肩上有幾多星了(更沒有必要提起 已逝的軍閥段祺瑞執政,在部下槍殺了學生之後,會趕到廣場,在死者面前長跪不起, 還從此吃長齋-----段祺瑞絕對很“零類”嗷,就其個人氣質而言,象是已懂“以人為本”,可惜了沒能“萬歲”)。而翻翻大躍進時的報導,反右時的講話,還不夠建構小王“發言人的理論”嗎﹖我們的半個世紀多的依然長壽的“中宣部”呢﹖王發言人太不夠“自己人”的意思了﹗再往“前朝”翻翻,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長陸徵祥,敢簽賣國的“二十一條”,簽完字後即說道“我簽字即是簽了我的死案。”回國後知羞逃到北戴河避風,最後,年近六旬時,在比利時的一個修道院出家,皈依基督教,余生一直為抗戰吶喊、為自己替袁世凱政府簽署”二十一條“而懺悔。“西方”呢﹖德國的“戈培爾”他傳達的不也是希特勒的“政權之聲”﹖五月裡,我曾寫過一篇【警察與教授】的文章,涉及的差不多也是這個“理論”。在那篇文章裡,我引用了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太元”的一段話﹕

“ 警察到底是用'自己的良心'說話、做事,還是用警察職務所要求的方式說話、做事-------這是世界警察都必須解決的'警察倫理'問題。我認為,在探討社會問題時,警察應當也只能'用警察的方式',而不能用私人的方式。”

“在探討社會問題時”尚且如此,何況是在履行職責代表政府部門“發言”呢﹖在“王太元”教授那兒,甚至沒有了“對”與“不對”、“反對”不“反對”這類判斷的余地,“公仆”思考極其到位。

所以這個“理論”,顯見沒有“古”“今”之分,也沒有“東、西”方的分野。我奇的是,他是21世紀新中國“教育部發言人”。您說,這人的講話裡少了些什麼呢﹖少了些能讓人受“教育”的“純正氣質”,還是他本該有些分明的“翻新”慾望﹖但是,我還是贊賞提到“薩哈夫”的王先生,今天是他打出了第一道光束,讓大陸中國人再次思索“伊拉克的薩哈夫”。薩哈夫可不缺乏“政治道德”和“政治勇氣”,他身上有活的人氣,薩哈夫是能找到“站著做人”的門道的。

25年前,王先生在北京南城的豐臺七中帶班,曾忍無可忍,給了一個太過份地調皮倒蛋的葉同學一個大嘴巴子,讓這學生眼鼻鮮血長流。現在他“深長思之”說﹕“ 這個事情給我的影響有兩點﹕ 第一點我們提倡不能打學生,這是師德。但是要看甚麼情況下。我個人始終認為,愛是一種教育,嚴也是一種教育,當然,嚴到甚麼程度,我認為適當地施以拳腳,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但這個拳腳的方式要有度,還要有基礎,就是你的學生接受你、認可你,真的把你當成父母了﹗那真到了這種然b度,那時可以打。” 他說到自己25年前的這個教學經驗,也為他今天的新聞發言工作奠定了基礎。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找“爹”認“親娘”,粉飾了半個多世紀,還是鉛華遮不住,該額手稱幸五千年文明史終究頑強。

但憑著【王旭明---教育部的公關經理】該篇報導中出現的這一“問”一“提”,中國的更新了的“名嘴”顯見極有指望了,就先讓他出現在“教育部”吧,那裡最容易“和諧”。 我真心希望能向朋友們証明,“以人為本”建構“和諧社會”的努力,將幫助中國的許許多多官方的“發言人”,真正走近伊拉克的“薩哈夫”-----另外,不管您認不認同我的見解,那怕只是一小點,但請相信我真誠的期待;我敢發誓,這絕非只是“調侃、戲弄”之言,我把本人21世紀的“信譽”和小小的個人“面子”全壓在上面了。

( 30/08//07完稿,刊登在大洋廣場5/09/2007、13/09/2007兩期)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