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欧之旅之二 作者:李明晏 时间:2007-9-22 周六, 上午10:03 波兰皇族后裔 -“东欧之旅”之二- 李明晏 欧洲国际列车驶出德国边境之后,随着欣欣向荣的德国景象的消失,眼前是波兰宁静的原野.不知为何,望着车窗外飞驶掠过的一幅幅寂寞画面,我心中莫名其妙地升起了一阵惆怅,令我走进了少年时代的回忆. 那是第一部译制的波兰影片”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中国上映的日子.我的波兰钢琴老师给我买了电影票,叫我陪她去看她的祖国电影.侨居中国多年的她,对中国话似懂非懂,叫我用俄语给她翻译对白.然而,令我惊讶万分的是,当影片的序幕音乐响彻座无虚席的影院大厅时,我的老师就无声地啜泣起来.不知是她的蚀骨悲哀感染了我,还是波兰艺术家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我无法控制悲愤的眼泪,只能断断续续地给我的老师翻译影片对白.也许,身为波兰人的她,已深深沉浸在民族的悲哀之中,我的翻译只是画蛇添足而已,所以,我也就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翌日,本是我去她家学琴的日子,可她却第一次让我吃了闭门羹.后来,在哈尔滨的俄侨纷纷离开中国,各奔东西时,她将一心一意想去澳大利亚投奔姑妈的俄国丈夫带回自己的祖国波兰.我还记得,在哈尔滨火车站熙熙攘攘的月台上和她告别时,她给我留下了她在波兰的通讯地址.之后,我给她写了信,可却没有收到她的回信.日子久了,她留给我的那张小字条也就不知去向了.如果我当年知道,我会有一天到她的祖国旅游,那我定会精心保存她留给我的通讯地址. 想到这,我禁不住失声笑起来,笑自己的天真,笑自己的愚蠢.上帝,就是我手中拥有我的钢琴老师的地址,奇迹会出现吗?她当年已是人到中年,事隔50 多年,她就是还活在人间,还能一直住在老地方吗? 这时,我所在的吸烟车厢的门开了,走进一位金发碧眼的中年人.看到我放在车座上的”中华烟”,笑着用英文问道:”先生,我知道,这是中国最高级的香烟,可以给我一只吗?” 随着我们一道吞咽吐雾,他知道我会说俄语,便用十分纯熟的俄语自我介绍:”我姓波尼亚托夫斯基,你不会不知道这个显赫的姓氏吧?” 我摆出一脸无知,他就信口开河起来:”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十八世纪的皇帝,是我的老祖宗,我就是波兰皇族的后裔,我一直生活在柏林,因德国一家出版社对我的身世感兴趣,请我写家族的回忆录,所以,我就打道回府,回国收集写作素材.” “太好了,我正想知道,十八世纪普鲁士管辖的什切青市,现在是波兰的哪个城市?如果在华沙附件,我一定去看看.” 皇族后裔竟是一脸茫然.我茅塞顿开,不仅笑着问道:”尊敬的皇族后裔,您不会不知道,十八世纪的什切青小城,对您的皇族可是意义重大呀!” 自称皇族后裔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倒也不是二百五,他仰头大笑起来:”哇,我想起来了,你说的那个什切青小城,是俄国十八世纪女皇叶卡杰琳娜二世的诞生地.我的老祖宗波尼亚托夫斯基皇帝,还和她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浪漫史呢.” 我本想随着这个话题和他调侃下去,不料,他却连珠泡般地向我问起了有关澳洲的种种问题,奇怪的是,他对我的回答,似乎是心不在焉,就急急忙忙起身和我拜拜了. 望着这个冒牌波兰皇族后裔的背影,我轻声笑起来.我笑的是,天下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次东欧之旅,我随身带的一本书是俄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彼库里的名著”宠臣”,这本曾风靡了俄罗斯的历史小说,精彩地描写了俄国女皇叶卡杰琳娜二世的人生,其中就有关于波兰皇帝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片断.这位波兰望族查尔塔雷斯基的后裔,年轻时曾是当时英国驻俄国的大使威廉斯的随员,因英俊潇洒,博得了叶卡杰琳娜二世的宠爱,可像换手套一样换情人的叶卡杰琳娜二世,当然不能和他天长地久,但他却是一直苦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俄国女皇,以至终身未娶.既然是单身皇帝,从哪儿冒出一个皇族后裔呢? 不过,人在旅途中时,一些怀才不遇的人,常常会在萍水相逢的旅伴面前,口若悬河,将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他梦中的人物.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88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