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这个经 作者:刘剡 时间:2006-2-15 周三, 下午5:40 阿三和阿兰同生于1961年9月19日一个村,一个院。从小一起放牛,一起打猪草,一起上学。1978年7月高中毕业后,他俩都回乡务农了。年底,阿三去新疆当了兵。 阿兰经常收到阿三写给她的信。阿兰就想“放”(许配的意思,秭归土语)人家,这一想就过去了三年,阿三就回家探亲了。 阿三回家的当天晚上就去阿兰家玩。阿兰是村子里最“强”(漂亮的意思,秭归土语)的姑娘,虽说阿三傻头傻脑,但阿兰打心眼里想“放”给他。两家“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是“屁股夹刀板行时极了”的人家。 两家大人都不明白娃的心事。只有天知道,阿兰想死了阿三。只有地清楚,阿三念念不忘阿兰。那个年代,当兵的人可是姑娘心目中最水准的阿郎。那可是国家从一个村和一个乡,千人和万人中挑出来的解放军,有哪个姑娘不向往呀! 阿三到没想到这一点,他只晓得他是村子里唯一的兵,比大学生还“稀奇”呢!所以,村子里最强的姑娘属于他。何况村子里最强的姑娘又钟情于他呢。 然而,毛主席时代的年轻人,个个思想红,觉悟高,私下里不准谈情说爱,要是一经发现,就是搞小资产阶级,那可是专政的对象呀。因此,阿兰想阿三也只是想想,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往来”。而阿三又是解放军,情意识比较迟钝,所以解放军也没朝这方面想,也没有胡来。 这一下就急坏了村长。村长便连夜地张罗,上十天的功夫就把阿兰“放”给了阿三;又上十天的功夫,屋东头还在“哭嫁”,屋西头的阿三就“结”了“新姑娘”。阿兰终于把阿三想到手了。 闹喜的人们在新姑娘房外偷听私房话,而新姑娘房里的阿三却紧张不得了。 新姑娘催说:“快上床睡呀,愣着干啥?” 新郎倌急道:“你是女子,我怎能跟你一起睡?” 新姑娘哑口无言,羞得钻进了被窝…… 一连几天,阿三在椅子上困着,眼看阿三就要归队了,新姑娘急得心里火燎燎的,又不敢再催。有时在梦中,阿三被阿兰抱得一个鲤鱼打挺:“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搞这个经!” 就这样,一直到村子里人把阿三送上归队的班车,阿兰和阿三也没圆上房。新姑娘眼巴巴的直望到阿三第二次探家才搞上这个经。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阿三和阿兰恩恩爱爱,女儿又在北京上大学,两口子闲来没事时总要捉摸捉摸往事。 夜半时分,阿兰在阿三的怀里取笑说:“当新姑娘时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搞这个经,而现在老夫老妻了,你却老搞这个经……” 阿三嘿嘿地傻笑着不知所以,嘴里却说:“你看这世道,怎能跟我们那个时候比?” 阿三和阿兰又一夜疯话。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8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