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记者,你可把我害苦了!” 作者:李明晏 时间:2006-6-10 周六, 下午7:23 “大记者,你可把我害苦了!” 李明晏 一 这个世界可真小!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和大伟邂逅在澳门最繁华的大街上。 今年3月14日,“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闭幕的前夜,我和刚刚结识的几位东南亚华文作家结伴去逛澳门商业区。我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东张西望,竟在潮水般的人流中,和同伴们走散了。还好,我衣袋里装着下榻酒店的名片,一个人也能安然无恙地回到酒店。于是,我独自一人东走走,西看看,对几乎走遍了半个地球的我来说,突然感到逛大街是一件无聊的事,也就在我站在马路边招手叫出租汽车时,我被人从背后紧紧地抱住:“李大记者,看你哪里跑来哪里钻!” 原来是多年不见的大伟! 我从惊恐中恢复了镇静,狠狠地给了大伟一拳:“你这个家伙,怎么跑到澳门来了?” 随着他的一声感叹“一言难尽”,我被他请进了咖啡厅。 他还像多年前那样,嘻嘻哈哈,玩世不恭。但听说完了他的故事,我倒十分佩服他惊人的毅力,他正如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说的那种人:只有一种人能成为人,这种人在生活中走着,就像钢在火焰中穿过一样。 二 大伟出生於动荡的六十年代。父亲是军人。这虽给他的童年罩上了一层光辉,但他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到父爱。母亲天生一双巧手,烧得一手好菜。在父亲骑马挎枪走天下的日子里,慈爱的母亲用花样翻新的饭桌为儿子弥补缺少父爱的遗憾。随着日出日落,小小年纪的大伟渐渐从美食的享受者变成了一个美食的创造者。他不仅能烧出母亲的传统菜谱,还能推陈出新,在全家福的喜庆日子里,亮出一手绝活,令父母惊讶不已。 来自母亲的遗传因子令他成为职业学校烹饪班的尖子。在毕业实习期间,他便初露光芒,被北京著名的五星级大饭店选中,派到法国巴黎学习法国烹饪。 在国际大都市巴黎,他学会了一手法国菜。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面对外边的世界先是眼花缭乱,然后是习以为常,最後还是走回中华民族的天地。他很欣赏闻名天下的法国菜,但在他眼中,中华烹饪在世界上永远是第一。 在巴黎学艺期间,他几乎光顾了所有的华人餐馆,禁不住感叹起来。在远离祖国的天涯海角,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平平的手艺也可拉起虎皮当大旗,冠上满头金灿灿的头衔,什么大师,什么金牌,什么祖传绝活…… 也许,大伟就是在美丽的塞纳河畔萌生了在海外为中华烹饪艺术扬名的理想,为他后来到澳大利亚闯天下写下了序篇。 大伟从巴黎回来,带回一手令人羡慕的法式大餐技术。他成了北京饮食行业中的后起之秀。本是中餐高手的他,加上学艺法国的名声,如虎添翼,成为各大饭店争夺的对象。他本可以名利双收地走进任何一家五星级饭店,成为主宰饭店重要部门的总厨。大陆当时不同西方世界,顾客往往不是上帝,真正的上帝常常是支撑局面的实力派人物。然而,大伟却偏偏不想当上帝,而是想到海外展翅高飞。 大伟於90年代初来到了澳大利亚。他是有备而来,没有盲目闯天下的惶惑不安。所以,当他踏上澳洲大地时,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也没有无病呻吟什么失落,而是全力投入了拼搏。他在悉尼新移民居住区,从一个失败的西人快餐店老板手中顶下一间铺子,用一双妙手创造出地地道道的中国风味。当年从苦难的历程中走出来的海外游子,在远离家乡的南半球一个个春风得意,唯一的遗憾是久违了纯正的家乡菜。大伟的一间不大也不小的餐馆,很快就成了许多大陆新移民流连忘返的美食佳地。 说来也巧,一天,我在该区采访结束后,走进大伟的餐馆,要了一碗四元五角的京味炸酱面,想不到,本吃一碗就已解决了肚子问题,我又要了一碗。就这样,我和大伟认识了。原来他用的是北京正宗调味佳品六必居面酱。悉尼和北京虽隔着遥遥的空间,但大伟餐馆的调料全是正宗的北京调料,也正是这地地道道的调料才创造出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味。 我当时正给一家华文报刊写专栏,于是,在我的煽动下,他接受了我的采访。 大伟的专访在报上刊登后,大伟的顾客如潮水般涌来,可想不到的是,正在我为自己沾沾自喜时,大伟的餐馆被澳洲政府关闭了。我给他打电话,电话已变成空号。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到大伟,他如同空气消失了。没料到,事隔多年,我却和他邂逅在澳门。 三 谈起往事,大伟笑着骂了我一句:“李大记者,你可把我害苦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在大伟餐馆顾客盈门的日子里,一天,一个顾客突然指着他刚刚吃了一口的《京爆肉片》大叫:“他妈的,这是臭肉!” 大伟十分惊讶,但也不得不摆出笑脸,可好话说绝,那个顾客还是用手机叫来了澳洲卫生部门的官员。于是,大伟的餐馆被停业了。其实,大伟心知肚明,这场偷梁换柱的闹剧是一个小人的陷害,因为自他踏入商业,他就牢牢记住一句话:人在商场,义字当头。他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日子里,将一间即将倒闭的餐馆变成了下金蛋的母鸡,就是他从不在顾客身上拔毛榨油。朋友们都劝他,在澳洲再选一个地点,重打鼓另开张。但他不想在哪儿跌倒在哪儿再爬起来,而是他想远离小人,因为明箭好挡,暗箭难防。那个小人就是当年在北京跟随他的徒弟,曾因偷餐馆的龙虾鲍鱼,被老板赶出了门,但那个徒弟却怀疑是他告的密。于是,他成了这个小人不共戴天的仇人。想不到,大伟竟和这个小人狭路相逢在澳洲。 “大伟,我不明白,你当年为何不跟他解释清楚?冤家宜解不宜结呀!”我问他。 大伟苦涩地笑了:“对这种人,只能越描越黑,再说,不答理就是最大的惩罚。我本不想对你讲,那个被他雇佣的顾客,在完成了任务后,还没走进那个小人的餐馆去领奖金,就被移民局的官员推进了警车。后来,又有人说,那个倒霉蛋也不是省油灯,他身在移民局的拘留中心,却能发号施令,一天,在我餐馆上演的那一幕偷梁换柱的闹剧,也在他的餐馆里登台了。哈哈……” 我也哈哈大笑起来,但笑过之后,我和他都感到了一种难言的悲哀。大伟说:“我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世界很大,条条道路通罗马。” 大约已是子夜时分,大伟开车送我回酒店。他一直没有告诉我,他是如何在东南亚大发特发的商业故事,也许,是怕我手中不安分的笔,再一次给他带来灾难。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4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