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短篇小说《围学》连载(二) 作者:时东兵 时间:2007-1-07 周日, 上午10:44 短篇小说《围学》 时东兵著 (二) 童教授正在课题组和端木慧子交代下一阶段项目的研究工作。这是电话铃响了,是司马教授打来的:“童教授现在有空吗?关于组建重大项目攻关班子的工作,想和你商量一下”“那好吧”。端木收拾一下材料,准备起身。“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我联系。”童安石又叮嘱了一句。 司马进彬彬有礼的推开童教授办公室的房门,把手里拿的厚厚一叠科研资料,是当今世界本领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包括自己的材料,放在茶几上,便说:“童教授,我是你的学生,今后在一起合作,还请你多多指教,这些是我从国外带回来的最新资料,你先看看。我现在回母校,实际上是短期的,学校给了几百万的经费,来推动一下本领域的研究,力图能作出一些世界级的水平来,但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况且,我在史迪夫教授的实验室还有许多工作,这里不可能投入很多时间。所以想请老师帮我一起来作这项课题,还请老师不要客气。” 童教授望着往日的学生说:“那里那里,司马客气了,现在我们是同事了。你在国外吃了那么多年的洋面包,又在世界顶级实验室工作,接触的全是最新的东西,我是落伍了,要好好向你学习呀!关于合作科研的事,等我看完了这些材料以后再说” “那好,我等你答复,如果你答应,这个课题就由你多费心。不过本月底,我就回美国去,希望在之前,能安排好课题的事,以便尽早开始。”司马进回答。然后,他们聊了一会儿,司马便起身告辞。 童安石回忆起当年司马进学习的一些片断,好像司马在校期间,学习并不冒尖,各方面表现也不突出,上课时尽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答题时也经常冒出一些怪怪的思路,所以有一些印象,成绩嘛排在班里的中游水平。后来司马去了美国大学深造、研究,作出了成果,看来两国的教学和科研体制有重大差异。 童安石也是国内的资深专家,本领域内的各类评估会、研讨会,都少不了他当主任评委。他拿起司马的研究材料,仔细研究发现,这几年来,自己在学科研究中,基本上跟上了世界的脚步,接近学科的最前沿,当然在某些方面还有差距。当他看到司马进在这项课题计划任务书中,主要思路、技术路线、达到的目标等诸多内容,都同自己不谋而合,真是惊人的相似,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童教授已开展多年,不过还没有取得最终的成果。他感觉有点为难,如果同司马进合作,势必司马是第一完成人,而自己是第二完成人,等于把自己的成果拱手让给他人,而司马又是自己的学生,他不甘心。再说这样的项目,自己的课题组完全能做,而学校名义上是引进了一个人才,投了几百万经费,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国内的教师和研究生完成。想到这里,他有点气恼,这种人才引进名不副实。他婉言谢绝了司马合作的好意。 全文请看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东方☆文坛”网站(http://xz.netsh.com/eden/bbs/811048/),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29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