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鸿章唱“国歌”震惊列强(故事)

作者:雨打芭蕉

时间:2010-7-02 周五, 上午9:44

李鸿章唱“国歌”震惊列强

文/河北王利民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及其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及对日谈判钦命全权代表的李鸿章,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谴责。致使其从仕途的顶峰跌落下来,先后被解除本兼各职,赋闲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内。然而不久,清王朝统治者慈禧、弈诉等人念及李鸿章过去的功劳,同时也感觉承办外交事物,实现"以夷制夷“尚无人能出其右者,于是决定任命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特使,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2月应邀赴俄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并顺访欧美诸国。

1896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四日),年已74岁衰龄的李鸿章携随员45人,从上海登上法轮“爱纳司脱西蒙号”。翌晨离沪,出东海,经太平洋、印度洋,入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得港,改乘由俄国马赫托姆斯基公爵专程前来迎候的“俄罗斯号”。4月27日抵达俄国的黑海港口敖德萨,又改乘火车北上,5月18日到达俄罗斯旧都莫斯科拜会了新沙皇。

在尼古拉二世奢侈的加冕典礼仪式上,按照规定依次演奏来访各国国歌。当首席典礼官冯德•帕连高声宣布,“下面演奏大清帝国国歌”时,现场却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当中,既而窃窃私语声泛起,并逐渐演变成了肆无忌惮的哄笑和嘲讽。因为当时的清王朝根本没有自己的国歌。这时,大清黄龙旗下内心尴尬却面色冷峻、神态庄严的李鸿章突然从他坐着的轮椅上站了起来,在各国嘉宾莫名诧异的目光注视下,这个被英国记者称为“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高挑、容貌慈祥、穿着蓝色长袍的老人,把端庄优雅的微笑投向在场的每一位嘉宾,然后扯开他那沙哑干涩的喉咙,用力唱起了他家乡安徽的庐剧。沧桑嘶哑的歌声顿时响彻霍顿卡广场的御用大厅,这歌声低沉颤抖却委婉悠扬,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木讷了,惊呆了,似乎一下子无所适从了。片刻沉寂过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热烈的鼓掌声,震撼不已,经久不息......

虽然李鸿章急中生智的即兴表演,不能根本上改变清政府羸弱的外交形象和国际地位,但却成就了“李中堂乐”一时风靡海外,传为佳话。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政协提案科(中山大街12号)

邮编:075100

电话:03138265988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2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