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夜听雨

作者:朱以光

时间:2007-8-12 周日, 下午4:17

一夜听雨

朱以光

今年夏天德阳好天气,热的时候虽然来势汹汹,但时间不多,许多时候是微热或不热,这使我等买不起空调的城市贫民着实感激。想起去年最热的那几天,简直不是人能忍受的,电风扇打开就是热风,人原地不动都出臭汗,到处仿佛都是臭烘烘的,天地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炉,我在屋子里六神无主坐卧不安,冲了冷水澡也只能管一会儿,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干脆睡在地板上不动,并且把电风扇对着身上吹,这样才稍微好受一点——当时幸好是暑假,要是上班那又该怎么办?

原以为今年不知要热到什么样子,但今年可好了,刚热几天就是一场雨,温度就降下来了。老天爷好像变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温和老人,随时看顾着我们,普度众生。昨天上午推窗一看,城市建筑及袖珍绿地,到处是一片白得耀眼的阳光,虽然感觉上还不是很热,但我家小子乔已经是赤膊应对了。吃饭,看书,写字等都觉得有热气,我总是要打开电风扇才觉心安。下午开始下阵雨,噼噼啪啪地打在雨蓬上,虽无古人梧桐听雨的古朴、雅趣,但也给我们的心田撒下了美妙的甘露,让人心生乡居,置身百草丰茂的自然之境的联想。晚雨缠绵,时下时停,让人在盛夏已觉有了秋意。今晚应该有一个好觉睡了,早早上床,卧听风雨,这是童年常有的景象,今夜又可以重温乡梦了。扭开床头灯,先就对灯光出了神,黑夜茫茫,那灯光就像夜的眼睛,明亮亮的,一直看到了人的心里。抓过一本书,眼睛游走在文字间,思绪就游来荡去,雨声是天籁,寂静是地籁,人于此间可以跨越时空,接通古今,幻化为一个超人。窗外雨声渐大,淅淅沥沥的,仿佛把我带到了童年,风来了,雨来了,屋旁那路标似的皂荚树也年轻了许多,跟随那一丛丛竹林风摆柳,青青的叶子经雨浸润,透明发亮,像是丰姿卓约的姑娘穿上了一件件清水漂过的新衣。树上的斑鸠许是兴奋了,“姑姑姑——姑姑”地叫,是呼朋引伴的欣喜,还是迎接风雨的洗礼?树旁的我们激动了,童谣飞上了天空:“斑鸠子,姑姑姑,大雨来了快回屋,看好儿女护好窝,不然哪个帮你哭?……”树上的斑鸠好像精通人语,叫得更加欢畅了,“姑姑姑——姑姑” “姑姑姑——姑姑”。大家玩够了,就各自散去,顶着雨回家,溪沟里的水涨了,河里的鱼跳了,钓鱼的事情好像等着我们似的,我们不听父母的阻止,去肥地里挖好蛐蟮(蚯蚓),拿上鱼杆,戴上斗笠,就跑向河边。河里洪水漫过,一片泥汤,波心处洪水奔流,一副时不我待的样子。河两岸,披蓑戴笠的人到处都是,大人,小孩,都有,他们手执钓竿,眼观浮子,神情专注,心无旁骛;雨还下着,斗笠上噼啪响着,就像今夜雨敲城市的雨蓬一样掷地有声,落在水面的雨点击起一个个半球样的水窝,随即又消失;被淹的水草一起一伏,永不低头;岸上的青草,雨打草惊,像怕凉似的,不胜娇羞;周围的田野静穆着,群山静穆着,雨,像一个神奇而透明的帘子覆盖一切,清洗一切。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我的思绪在继续。水面浮子游动,握竿的手有了传导过来的力,好,有鱼上钩了!有经验的钓者并不急于起竿,他会有意将钓竿向前送一送,让贪吃的鱼儿吃深一点,手上的拉力更大点,然后,“唰”的一声,起竿,凭手中的感觉就知道,鱼儿起来了!收线,取鱼,理钓,上饵,出竿,撒钓,又是一个循环……雨声中,既收获了鱼,更收获了快乐和童年的记忆。今夜,听雨,就复活了这美妙的记忆,让城市的生活平添了无限的乐趣。你看,雨中的农家屋顶,千万层瓦片有层次地堆叠就可以遮护众生,那高低错落的瓦棱和瓦沟,经雨一洗,黑中带白,清洁无比,多像一首首错落有致的诗啊!雨中所钓的鱼也许已经拿回了屋,火塘里的火已经烧起来了,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冒出了炊烟,蓝蓝的,轻柔,曼妙,像婀娜多姿的仙女在天空舞蹈,青山看着她,河流看着她,大地看着她,她仿佛害羞似的,舞蹈了一会儿就隐了身,飘散不见了——一首诗隐没了,不见了,但农家生活的宁静和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几条鱼,几棵菜,几碗豆,几棵葱,再拌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这样的饭食,不管主人如何地歉意,但是是可以招待最珍贵的客人的——客人吃了,或许也感觉是一首美妙的诗呢!

窗外的雨还在下,童年的雨也在下,今夜听雨,在城市的一堵墙内,手握书卷,思绪万千。千里之遥的故乡也在下雨吗?故乡的雨,还是我童年的雨吗?

(618000 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 朱以光)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