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聯合倡議:在「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

作者:黄淮

时间:2011-4-23 周六, 下午7:35

原文地址:聯合倡議:在「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作者:游子

聯合倡議:在「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

世界各地的中華同胞們:

最近幾年,隨著祖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的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增强,人們要求振興中華傳統文化、弘揚漢字文化的呼聲不絕于耳。

由第九届、十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擔任總顧問,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片名的8集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自2009年春節期間在央視播出後,受到海內外的關注和好評。該片生動展示了漢字的産生、發展、演變過程及其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與風采,謳歌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旋律,提升中國國家形象。《漢字五千年》是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向國慶60周年的獻禮巨片,應觀幸螅胍曈衷诓痪们爸夭チ诉@部電視片。

近年來,在全國兩會上,先後多次提出了有關弘揚漢字傳統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書同文字的提案,受到了海內外的關注。

與此同時,一些學者提出建議:將"穀雨日"設爲中國"漢字日",以紀念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倉頡。

2009年4月20日,繼上午“中國白水國際倉頡文化旅游節暨漢字之根祭祖大典”成功舉辦之後,下午14:40分,“倉頡造字與中華文明研討會”也在白水隆重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相關漢字研究機構的專家和學者就如何保護漢字,如何更好地研究、開發、利用國家文字資源等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討論。

文化交流學者曹衛民認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每年的2月21日作爲“世界母語日”,而日本、臺灣等也在不同日期設立過“漢字節”或“漢字日”;作爲漢字最初發祥地的中國,應該將每年的穀雨節(4月20或21日)設爲中國法定“漢字日”,用以紀念倉頡,弘揚創造精神。

著名作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蔣巍對新聞界表示:漢字爲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爲中華文明和文化的傳承、傳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在我們看來,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最大貢獻,就是我們所創造的漢字。許久以來,我們一直在想,有著泱泱五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中華民族,從南到北申報了那麽多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産”,似乎忘掉了最偉大的一項,那就是中國的漢字。我們都知道,中國、埃及、印度和兩河流域的四大古文明,被公認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起源。隨著歷史風烟的變幻與聚散,除了中華文明之外,其他的古文明都中斷或者半中斷了,給歷史留下太多的空白,也給今人留下無盡的遺憾與想像的空間。所以,我們應該提出設立中國漢字節的倡議。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新西蘭和中國的學者聯署正式向海內外同胞提出倡議:在“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

2009年7月18日,在新西蘭奧克蘭中區華人協會所在地舉行了由旅居新西蘭的海峽兩岸同胞發起的《海峽兩岸同胞漢字座談會》上,大家提出了建立漢字節的創議(附件三);同時决定由應邀赴會的黃乃强先生提交給即將于8月1日在秦皇島市召開的中國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討論。(附件一)

由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漢字書同文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研討會,2009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國秦皇島市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安徽、浙江、四川、河北、遼寧、黑龍江、陝西、湖北、山東和香港、臺灣等十三個省、市、地區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及俄羅斯等國共46位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參加了研討會或提交了論文。在研討會上,新西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黃乃强先生作了精彩的發言,他轉達了2009年7月18日在奧克蘭中區華人協會所在地舉辦的《海峽兩岸同胞漢字座談會》上提出的設立“中國漢字節“的建議。來自兩岸、三地、四國的四十多位與會者經過討論,一致贊同此項建議。爲了更好地符合全世界中國人的共同心願,我們建議把“中國漢字節”改稱爲“中華漢字節”,時間設定在歷史傳統上紀念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農曆“穀雨”日。我們期待更多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以及社會團體聯署贊同在農曆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以推動兩岸當局共同認定這一倡議,兩岸同時决定在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爲了弘揚中華文化、增强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作出新的貢獻!(附件二)

爲此,我們建議在各大網站和各地媒體同時發表這一消息,向全世界的炎黃子孫徵求意見和聯署簽名。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以及社會團體聯署贊同在農曆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以推動兩岸當局共同認定這一倡議,爲了弘揚中華文化、增强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作出新的貢獻!

倡議者:新西蘭•黃乃强;楊慶熙;

中 國•周勝鴻;

2010-10-3

聯絡處1:(上海)周勝鴻: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沙田公寓27號202室郵編:201200

電子郵箱:stw_z@citiz.net

聯絡處2(新西蘭)黃乃强;電子郵箱:sunpolar@hotmail.com;

附件一:(新西蘭)兩岸同胞漢字座談會

七月十八日上午十時,由海峽兩岸同胞發起的《海峽兩岸同胞漢字座談會》在奧克蘭中區華人協會所在地舉辦。會議由發起人楊慶熙和黃乃强倆位先生主持,奧克蘭地區兩岸華人華僑中不少知名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三十余人參加了會議,。

與會人士就漢字的歷史、演變、簡繁幷用和今後的發展等發表了自已的意見,大家認爲今後漢字的使用必須要以繼承弘揚中華文化和站在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的高度來認識;以包容、和諧和共存的精神來對待,使我們的優秀文化更發揚廣大。

韓國學者朴仁洙先生也應邀赴會,幷作了精彩的發言。

會議結朿時大家還提出了建立漢字節的創議(附件三),由應邀赴會的黃乃强先生提交給即將在秦皇島召開的中國“書同文”漢字研討會討論。(黃乃强)

附件二: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研討會

關于贊同設立“中華漢字節”的動議

2009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國秦皇島市舉行的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研討會上,新西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黃乃强先生,轉達了新西蘭海峽兩岸學者漢字問題座談會提出設立“中國漢字節“的建議。來自兩岸、三地、四國的四十多位與會者經過討論,一致贊同此項建議。爲了更好地符合全世界中國人的共同心願,我們建議把“中國漢字節”改稱爲“中華漢字節”,時間設定在歷史傳統上紀念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農曆“穀雨”日。

我們期待更多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以及社會團體聯署贊同在農曆穀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以推動兩岸當局共同認定這一倡議,爲了弘揚中華文化、增强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作出新的貢獻!

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研討會與會者簽名:(略)

二00九年八月三日于中國秦皇島市

附件三:新西蘭華人關于建立漢字節的創議書

人類文明連綿數千年。其中最輝煌的世界四大古文明莫過於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然而遺憾的是,人類四大古文明中的三個偉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希臘文明,已經相繼失傳。

偉大的中華文明能够一代一代地傳承,其它古文明却不幸相繼消失,與文字有著重要的關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的文字爲貴族所壟斷,不似漢字那樣根植于平民百姓之中,其古文字隨他們自己的消亡而消失;隨其文字消失的,是他們的古文化與古文明。而漢字卻一直在平民百姓中不斷傳承、發展,承載著偉大的中華文化而生生不息。偉大的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能够歷經幾千年的歷練而連綿不斷,至今能够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得到發揚光大,漢字居功至大。

因此,在當今中華民族和平崛起之時,我們倡議設立「中華漢字節」。

喜聞近日「兩岸經濟文化論壇」通過了「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共識。我們贊同並支持兩岸攜手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為漢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共同彙編漢字字典的同時,積極推動「世界漢字節」的設立。

我們建議,設定漢字的始祖倉頡的生辰日(農曆3月28日)為「中華漢字節」。

呼籲兩岸當局、兩岸同胞,以及全世界的華人同胞,一齊携手推動「中華漢字節」的設立,共同携手傳承與弘揚偉大的中華文化,爲人類文明的多元化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者:奧克蘭兩岸同胞漢字座談會

2009-7-18.

附件四:聯署名單(另發)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0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