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传播]三小时创建网站 作者:巫朝晖 时间:2025-8-30 周六, 上午8:59 [极限传播]三小时创建网站 我一直强调效率,但效率从来不是单纯的“快”,而是一种结构的整合力。2025年8月,我用三小时完成了 times.net.au 的完整上线。从零注册域名、解析服务器,到搭建框架、排版首页、上传内容,一气呵成。有人问我用了什么先进框架,是不是有技术团队协助,我只淡淡地说:“FrontPage 2003。” 这是微软二十年前的老工具,2003年发布,2014年完全停止支持。可就在2025年的今天,它依然被我用到极致。FrontPage 2003对我来说,就像一把经过千万次淬炼的老剑,每一处快捷键、每一个排版细节,早已刻进我的肌肉记忆。当我打开它,写下代码、保存、刷新,页面立即精准呈现。三小时后,times.net.au 完整上线,首页骨架、导航、封面图片、多语言文章目录干净利落,毫无冗余。 这一次,我不仅快速完成了首页,还同步搭建了十种语言的结构布局:中文、英文、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萄牙语。每个语言版本都独立配置了分类路径和展示模块,所有内容互相联动,统一于同一套清晰的结构框架中。这是我从一开始就规划好的系统化布局,不依赖任何复杂的自动化工具,完全凭借对底层逻辑的精准掌握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直接将我的文章内容嵌入版面:《极限哲学|极限哲学宣言!》《极限武学|日常闭眼金鸡独立》《物流系统|用老工具吊打AI》《哲学|AI分身即宇宙》《文化|Trove系统收录武学第一人》……它们成为首页的首批内容模块,每一个超链接都指向我构建的体系节点。 这件事的真正稀缺,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反差。2025年,建站的主流叙事已经是 React、Vue、Next.js、Nuxt.js、TailwindCSS、Vercel、Docker、Kubernetes、GitHub Actions、CI/CD、Agile 流程、Cloudflare 部署,甚至还有 AI 自动化辅助生成页面。在这样的技术环境里,我却选择了“近乎考古”的工具,没有任何现代化框架,没有 Git,没有版本控制,没有自动化部署。我不追逐最新的潮水,只专注于结构本身——代码干净、路径精准、结果立刻。 这种反差,构成了一种“认知势能差”。评论者们试图用常规的技术逻辑来理解这件事,却发现框架完全失效。他们擅长分析“性能优化”“技术栈升级”“生态兼容性”,却无法解释一个人用 20 年前的软件,在 3 小时内构建起一个多语言国际网站的事实。于是,评论自然陷入稀缺——不是因为缺乏关注,而是因为缺乏匹配的解释体系。 我看得很清楚,这种稀缺性来自三个层面: 第一,工具理性者的失语。 他们无法谈论 FrontPage 2003 的“先进性”,因为这根本不是一场关于先进与否的竞赛。这是一场“我知道我在做什么”的实践。 第二,流程依赖者的无力。 他们习惯了 DevOps、CI/CD、Agile 的流水线,习惯了三五人团队的协作,但我的极限效率恰恰证明了,掌控力远比流程重要。流程是辅助,掌控是本质。 第三,可批评性的真空。 当结果已经超越了所有常规衡量标准,当没有人能在同样的约束下取得更优成果,批评自然没有了支点,唯一剩下的只有沉默。 这就是极限哲学在现实中的注脚。我的行动超越了“快与慢”“新与旧”的二元划分,直接建立起属于我的结构闭环。真正的突破性行动,往往让语言滞后于现实。当认知的土壤尚未准备好时,沉默反而成了一种最高级的回应。 三小时建站不是速度的奇迹,而是结构必然的体现。这是三十年来,我不断训练信息整合、结构压缩和动态调度的自然结果。工具只是表象,掌控力才是本质。 来源:https://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