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2004年创建“澳洲长风信息网”

作者:巫朝晖

时间:2025-6-24 周二, 下午4:35

[传播]2004年创建“澳洲长风信息网”

当年,我曾试图邀请几位朋友,一起构思创建一个华人综合信息网站。在那个还没有微信、没有社交媒体、甚至很多人还不理解“网页”概念的年代,我努力解释着网站的意义、未来的可能性、信息互联的价值——但说了好几周,终究无法让人看见我脑中那个清晰的蓝图。

于是,我决定一个人做!

那是一个没有微信、没有微博,甚至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网页”是什么的年代,2004年的互联网在南半球的悉尼,仍然是一个极为陌生的领域,除了少数接触过计算机技术的人,几乎没有人能真正理解网络将如何改变未来。我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我不断尝试把脑中的蓝图讲给身边的朋友听,我告诉他们我要搭建一个面向澳洲华人的综合信息平台,一个能够实时发布新闻、提供实用资讯、创造交流空间的平台,一个可以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生活,让新移民找到方向,甚至有一天能成为南半球华人的数字名片。我花了好几个星期,耐心解释互联网的趋势,信息互联的价值,以及未来世界会因为这种连接而被彻底改写的可能性,可惜得到的回应几乎都是困惑、质疑,甚至是无声的沉默,因为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网页意味着什么,他们无法看见我脑中那个清晰的蓝图,更无法想象一个看似虚拟的网页,会成为未来连接无数现实世界的桥梁。于是,我决定一个人做,不再等待任何人。

2004年7月4日的夜晚,林文辉宗师耐心地教我使用FrontPage,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网页制作工具,那一晚,悉尼的夜色静谧,房间的灯光明亮得有些刺眼,我一边摸索,一边试错,用最原始的方式,做出了“澳洲长风信息网”的第一个版本。那时的网站只有七个网页,简陋得连完整的导航栏都没有,文字与图片的排版生硬而稚嫩,但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的人生与这个信息平台紧密绑定,七个简单的网页,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我心中的那片信息蓝海。

从那一夜开始,我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网页制作、信息搜集、内容编辑、排版设计、服务器维护、功能开发、版面更新,每一项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没有团队,没有后台,没有资金支持,只有一台老旧的电脑,一根缓慢的网络线,还有一颗不肯停下来的心。无数个深夜,别人已经进入梦乡,我仍然坐在电脑前反复调试代码,调整每一个细节,有时候因为一个bug熬到天亮,也曾因为一次服务器崩溃彻夜无眠,但我始终清楚,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如果我不坚持,长风就不可能存在。

到了2005年,我开始自学论坛系统架构,研究如何将互动功能嵌入网站,从零开始写代码,逐行测试,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重来,最终,我让“澳洲长风信息网”拥有了自己的论坛功能,成为当时澳洲最早一批同时具备信息发布与互动交流功能的华人综合门户。从那一刻起,网站真正“活”了起来,无论是海外求职、留学生活、法律咨询、商业信息,还是交友互动、活动发布,长风逐渐成为成千上万在澳华人的信息港湾与精神驿站,那些日子里,论坛上不断出现新注册的用户,帖子一条条刷新,回复一页页累积,我亲眼看着网站从冷清到热闹,从几乎无人问津,到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线交流,长风的成长速度远超我的想象。

随着内容的丰富和功能的完善,网站的访问量开始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最初只是为留学生提供信息的小小站点,逐步扩展成涵盖移民家庭、商业群体乃至主流社会的多维信息平台,新闻发布、商业广告、紧急通知、社区活动,长风成为了南半球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数字港湾,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键纽带。更让我感慨的是,几年之后,“澳洲长风信息网”被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图书馆正式列入国家文献数据库,作为具有特殊文化与历史价值的网站被永久收藏,并定期更新,那一刻,当我看到通知邮件静静地躺在收件箱里时,心底涌起的并不是喜悦,而是一种厚重的宁静,这不仅仅是对一个网站的认可,更是对当年那个孤身一人的决定最深的肯定。

没有团队,没有资金,没有模板,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资源,我只凭一台老电脑、一根网线和一腔执念,把一个念头变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如今回首,那晚静静闪烁着微光的七个网页,就是我在信息时代为自己点燃的第一束长风,它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夸张的噱头,却用最纯粹的初心和最坚韧的执行力,书写了南半球互联网历史上无法复制的一段篇章。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