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之五 曲水流觞千古胜

sunmg

 

荒祠碑记永和年,东晋衣冠尚宛然。

觞咏偶留修禊帖,安危能上会稽笺。

书名太重经纶掩,儿辈分甘乐事偏。

我欲奠公无别物,一笼鹅放惠风天。

――清-袁枚:《王右军祠》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约二十五华里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所谓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此日临水为祭,以清除不祥),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二十六人中,赋得二篇者十又一人,吟得一首者十五人。王羲之将这37篇诗汇集成册,欣然命笔,乘兴挥就一篇《兰亭集序》,文章旷达洒脱,逸趣无穷,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神来之笔,竟成千古奇葩!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遂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千百年来书家景仰的圣地。

现今的兰亭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郡守沈启所移建,存有右军祠、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兰亭碑亭、鹅池碑亭及大片园林。由于历史的变迁,亭址已非原地。但是仍然依山傍水、竹木掩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显得格外的清幽别致。

入门,穿过一条修竹夹道的石砌小径,绿弯路转,路旁的三角形碑亭里耸立着高大的石碑,丹书的“鹅池”两个大字赫然夺目,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但“鹅”瘦“池”肥,风格迥异,似非一人的手笔。王羲之在绍兴作官时,常常临池观鹅,研墨作书。传说王羲之刚写好一个“鹅”字,忽闻皇帝圣旨下达,连忙搁笔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便顺手挥毫,续写了一个“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过鹅池就是“流觞亭”,亭的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亭正面悬挂着一方匾额,上书三个金字——流觞亭。亭内陈列了一幅《流觞曲水》图,画的就是当年“修禊”的盛况。画中人物姿态各异,有的举杯畅饮,有的低头沉吟,有的袒胸露臂、聊发狂态,有的醉态毕露,难以自持,形形色色,无不描绘得惟妙惟肖。流觞亭前面,曲水叠石,一弯曲水全长30多米,盘似九曲回肠,款款流过水边错落分布的磐陀山石。当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就盘坐在潺潺的流水二边,传觞赋诗,其兴洋洋,其乐悠悠,千古韵事于今犹慕。

流觞亭的右侧有“小兰亭”,亭内立碑一方,镌刻有“兰亭”二字,为清康熙手书,因十年动乱中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未能复原,“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意犹存。亭旁有池,飞檐水影,别有佳趣。

流觞亭的左侧,则为右军祠。右军祠正厅五开间,抬梁造,硬山顶,造型古雅奇特,说起它的特点,简直就象绕口令:“水上建堂,堂中有池,池中有亭,亭连桥,桥接廊”,天光相映,水色清彻。右军祠形若船舫,置身一片碧水之中:祠前清水环绕,祠内一泓池水,即为“墨池”,池中有四角方亭,即“墨华亭”,据说王羲之勤练书法,洗笔池中,池水为之染黑。亭南北两端有石板小桥,相通两侧的回廊。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咏石刻多方,大都为历代书法家临摹这位书圣的遗墨。故有人戏称,入右军祠,“景观天、地、日、月、星,书展唐、宋、元、明、清”,雅致至极。右军祠的正厅端挂着王羲之的肖像。两旁的楹联是沙孟海先生所书:“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充分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优游山水的品格。

流觞亭后有御碑亭,高12.5米,八角双重檐,原为木结构建筑,50年代倒塌,1983年重建。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公分,重1.8万公斤,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御碑四周及顶额、底部都雕有龙、凤、牡丹及祥云等图案,雕刻精细,造型优美。碑的正面是康熙1693年春摹写的《兰亭集序》的全文,洒脱酣畅。碑阴为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旉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