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象

澳洲雪梨/晓雷

 

  今天的印度,与她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处的地位和所做出的成就相比,无法让我相信:她曾经的光辉照耀过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她曾经的智慧甚至启迪过远东的一群圣贤;她的文明至今在古丝绸路上发光闪亮,随处可见。

  但当我在新德里的街上,与人抢路的同时,还要给牛让路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印象,这个1400多万人口的城市,就象中国的一个被放大了的县城。

  贫富极度悬殊,本来是西方旧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头疼的问题,今天几乎完整的被印度社会继续继承下来了。我一直不解的是,西方人在亚洲致力于兜售其制度100多年,除了日本外,几乎都没有成功。今天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有西方制度的政治形式和架构,但都是面目全非的内容。不但原来的社会问题依旧存在,还沿袭并恶化了西方制度下的一大堆弊病。

  真庆幸晚清时期的那群仁人智仕提出的“以夷制夷”的思想理论,才得以阻止可能在当时中国出现的全盘西化。

  印度人说英文的口音是印度在世界的专利。其味奇怪,就象印度菜好用咖喱一样,辣椒不是辣椒,酱不是酱。说话由慢渐快,越说越快,非仔细听,听不懂。

  印度人吃饭,习惯用手捏着饭往嘴里送。我试了试,倒是挺省事儿的。谁饿极了不是都是这样嘛。“楚人善系腰,城中多饿人”,印度人是不是“城中多饿人”了,才久而久之养成了迫不及待下手吃饭的习俗?唯一的感觉是不太卫生。所以据说自古印度人就有左手吃饭,右手擦屁股的习惯。我倒没有这么讲究,习惯右手了,就什么都用右手,也没见人笑我。

  印度是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的发祥地。但今天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汁原味儿,其支系HINDU教占主导地位。我们在中国所接触到的佛教文化和寺庙建筑似乎看上去与之毫无关联。

  多亏了当年的唐僧玄奘,不畏生死,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取经于西天(印度),才使佛教在中国乃至东南亚得以保留和继续发展,其精神演变成一种独特的佛文化,与儒、道融合,完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史一千多年的演变。

  这次印度之行,最大的遗憾是我所看到的印度已非我原来心目中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