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秋
郑艳——中国南京
一直想写江南的秋,却不敢轻易提笔,怕是要怠慢了她的美好。
我的三十余载生活的江南,秋是年年要到来的,可却总是轻易的让她慢慢的离去。就象雨巷中走来的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女子,在我不经意的叹息间,只留下隐约的背影,却令我只能于遗憾中慢慢地回味了。
江南的秋天,总是迈着碎步,珊珊的到来。她清淡的毫不张扬,让你几乎不能感觉。唯有深夜的某场秋雨,于次日的凉爽间,你不得不穿上了长袖的衣衫,而夜里,再也不能承受凉席的透骨的阴冷时,江南的秋,其实已是到来多时了。
雨天,对于秋天的江南,算得上是独特的景致了。北方的秋,多是秋高气爽的。而江南,却有着如水的细腻。雨不是很大,清细柔和,像伤情的女人的眼。如果于秋天的江南,遇见一场清雨,那么,最好不要带伞,就这样漫步到雨中,任雨丝轻轻的飘上你的发际,那凉爽细润的感觉,一时间爬满了你的脸庞、睫毛和眉梢,就仿若忧郁的女子,在向你轻柔的诉说。于一泓清水旁,是一排的烟柳,风雨中飘摇在湖面,激起了轻微的涟漪,再往深处,绿色的枝叶间,隐约露出亭台的四角。江南的桥多的随处可见,信步迈上桥面,眺望远处,在那青的亭台与绿的柳叶间,氤氲的迷蒙着的烟雨,不由的令你想起那些尘封而久远的往事,惹出你千般的愁思与万般的哀怨,纠缠在这江南的秋雨里。
其实江南的秋,晴天总是比雨天来得多。她不比梅雨时节,满裤腿沾满的星星点点的泥印,让出门的人生厌那缠绵淅沥的雨丝。而晴朗的秋的江南,却是温和的,温和得让你想到晚起的唐时女子,慵懒的梳洗她的妆容。那片淡青的天空,颇似她清白透澈的眼,而此时的日光,特别的白,没有丝毫的燥热,便是她淡然的目光,从盛唐时望穿了过来,多了份从容与成熟的娴静。
秋天的桂花,更是江南的特产。临近仲秋时节,桂花开得越来越旺。秋风里,不时飘来沁人心脾的沉香,醉得让你甚至感觉嗓子有些微的轻痒。只是桂花的花期较短,过些日子,走在街角,偶尔在你放慢了脚步,或是在停顿的时间的静谥里,才能深闻出她气若游丝的清香,很淡,很淡,只是一旦真正扑捉到了此时的桂香,欢快是将会伴随你至少半个日子的。
落叶在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只是不如北方的秋,显得那样的悲凉。江南的落叶大多是梧桐,已是浅浅的淡褐,悠悠地飘落,在江南的轻淡的风里,划出一个美丽而超然的弧度,然后轻轻地躺下。在她的身旁,却有着金灿灿的黄菊和红艳艳的一串红,在这个秋的季节,却是她们盛开的气候。如此强烈的反差,梧桐的落叶,面对着死亡,却是自然而宁静的,没有一丝的恐慌。原来江南的秋,已是历练到深沉、安详而博大的了。
傍晚时分,当夕阳渐渐隐去的时候,你躺于草地上,而草地此际仍是绿的,只是不够亮丽,却也不如北方的衰草。天空也渐渐的黯淡,不时能够看见南飞的鸟群,在高远的深蓝的天空下,变换了形态,一会“大”字,一会“人”字,那是南飞的白鹭,在与你依依告别。到更晚的时候,黛蓝的西边,如果有幸看见的若有若无的弦月,清冷的洒了下来,仿佛从亘古射来,一样的清白与纯洁,教你不自觉的想起,二十四桥下吹箫的人。拂动的柳枝的柔影,怕是已经传来了隐约的箫声,料你定会甘心在这一片的清白的月光里沉沦了。
秋天于江南小住,清晨唤醒你的,必定是窗外的鸟鸣,那阵阵悦耳而欢快的鸣叫,让你忘了,此时已是走过盛夏的秋了。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艾兮草木摇荡而变衰”,始终不明白,在古人眼中的秋,竟是如此的苍凉而萧瑟。而江南的秋,她却是清淡、细腻、温和的,虽有着一丝淡淡的忧郁与感伤,却不比北方的秋,来得清冷、萧杀而悲凉。
江南的秋,仿若杯中的绿茶,慢慢地从容地舒展。没有大漠孤烟的豪迈,没有香山红叶的壮观。它犹如柔婉的丝竹,在貌似枯萧与瘦弱的背后,缓缓地吹凑出一片盎然的生机。
尽在不言中(伊凡篆刻) |
笔下留情(伊凡篆刻) |